
刘备教授认为投资赚钱是为了免于恐惧和焦虑,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设定了两个小目标:一是拥有100万闲钱,每天有100元收益;二是每年有30-50万支出,做自己喜欢的事。
写完昨天的夜报以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件事,就是投资肯定是为了能赚到钱,那赚钱是为了什么?
对我来说,就是能免于恐惧、焦虑,做自己喜欢的事。
免于恐惧就是你的钱达到一定数量了,能够应付各种急需。很多人热衷于考公考编,本质看还是希望免于恐惧,工作稳定又有社保和医保,一般情况都能应付了。
但是体制内或者其他各类所谓的好工作通常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太自由,绝大部分人本质看还是一颗螺丝钉,只不过有些是大号螺丝钉,有些是小号螺丝钉,都必须严格按照一套规则去行事。
至于这套规则到底合理不合理,是没办法评价的。有一些人特别能适应环境和规则,怎样都能找到很舒服的活法,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则必然有焦虑,想要逃离但又没有资格逃离。
比如在我这一行里面,现在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年轻人极其难评职称。
原因在于这些年博士一直扩招,我读书的时候全国一年招5万博士,现在是15万,这还不包括在海外读了博士回国工作的。
博士数量增加那么快,但核心学术期刊数量基本没增长,每年能够发表的能用来评职称的论文总数基本不变,所以现在无论发文章还是拿项目的难度都卷上天了。
各行各业的情况估计都差不多,都是卷到不行,那你怎么可能没有焦虑呢?
钱多就可以缓解焦虑,因为实在不行还能躺平啊。我大概算了下,在杭州的话,有房前提下,可能有个一两百万也就够了,最多也不可能超过500万。
因为你还是在工作的,拥有社保、医保等,你要的也不是什么财务自由之类,而只是比较舒服一点的正常人生活而已。
正常人攒一点钱投资,运气好遇到牛市;再提高些水平,熊市不要都亏出去,可能也就实现了。
按我的标准,就是这笔钱够给你自己搞个小金库,此生此世都可以平均每天花100块钱来取悦自己。
反推的话,就是有100万绝对闲钱也就够了,保守理财投资年化3-5%收益总没问题,正好每天有100多的收益。
相对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求就比较高了。
比方说有些人就是喜欢住豪宅、开豪车,有一大堆人围着自己转,享用各种顶奢,说不定还想和明星交个朋友什么的,这个目标恐怕很难完成。
但如果就是和我一样,主要诉求是一个清净的书房,让我能玩玩怀旧游戏、看看书和电影、做做键盘侠,偶尔出去旅游下、吃点好的,那可能就对应于每年30-50万的支出——请保姆做家务、购买各种优质食材、旅游相关费用等。
简单粗暴来讲,相当于平均每天能花1000块钱来取悦自己,而且这个钱不需要通过高强度的工作来换取。
难还是难的,但又没有那么难。
……
1、腾讯音乐Q3总收入84.6亿,同比+20.6%;调整后净利润24.8亿,同比+27.7%;付费用户和人均付费数据都继续增长。但是公司给的下季度指引比较悲观,付费用户增长大约只能有100万左右,所以股价大跌。
公司前几个季度的增速都不错,但近期受到了字节旗下的汽水音乐挑战,抢走了些用户。这也就是中概互联让人难受的地方,你做的再好也会突然有人杀出来用免费模式和你抢。不过跌完以后腾讯音乐估值才20PE,而全球音乐龙头Spotify有80多PE,这也差太远了,总有一个是错的。
音乐是一个极大受益于AI的赛道,举例来说所有音乐软件都有随机播放功能,目前我感觉推荐的歌单还是偏弱,还有很大加强的余地。
2、百济神州Q3经受100.8亿,同比+41.1%,净利润6.89亿元,去年应该还亏损。这业绩真的顶,难怪一直都在涨。
3、瑞幸表示将推动在美股重新上市,但无明确时间表。我查了下,瑞幸退市后跌到1.38美元,当前价接近40美元,涨幅为28倍左右。某种程度这也证明了价值投资的理念,一家公司哪怕退市了,只要能赚到真钱,依然有很大的价值。
5、黄金和白银暴涨,特别是白银离前高只差一点点了。
6、AMD的CEO苏姿丰出来表示对AI发展有信心,就这一句话股价涨10cm。当然咯公司对自己有信心是好事,但一个已经涨了很多倍的票,因为一句话还能涨停,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7、世纪华通宣布回购5-10亿元股票并注销,最高回购价不超过28.77元。这个肯定是利好,但程度有限,因为公司目前正常一天的成交量也有几十亿,这点钱砸进去很快就被淹了。而且因为之前公司经营不好的时候,管理层曾经大量抵押股份贷款,几年下来利息也很多,估计明年可能需要减持才能还清利息并赎回。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核心还是公司经营业绩到底如何。
8、新秀丽Q3营收基本持平,利润同比+10%,看起来有止跌回稳的趋势,盘中股价大涨22cm。
对了,下午阿里大反弹,据说是因为千问将要改造成一款类似于ChatGPT的产品,并在公司内部各种应用中内嵌AI。从国外来看,亚马逊、Meta等在内嵌AI后转化率都大幅提升,市场因此也看好阿里的前景。
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