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教授通过分享“国产股神”段永平的投资经验,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投资中的“致富密码”是克服恐惧、保持理性,并推荐了恒生红利低波ETF。
昨天雪球方三文访谈段永平,里面95%都是老生常谈,但还是有5%的新意——关于“投资中的勇气”。
阿段聊为啥能拿住100倍的网易,因为本金投入并不太多,所以持有的全过程都很理性,如果一开始就买很多的话,那可能涨几倍也就卖了。阿段表示投资的大敌就是恐惧,有恐惧就没有理性。
正好前几天我还和人聊过这个话题。
我高中物理学得不错,正常发挥高考应该有140分以上,但实际考试只拿了129分,原因是错了一道4分的选择题,以及压轴大题没做出来。其实最后我还剩不少时间,但整个人的状态类似算力被降频,一直卡在那里,解题思路已经模糊抓住了但就是无法呈现。
交卷后瞬间算力就回来了,立马明白正确的解法应该是什么,但已经晚了。这就是恐惧给人的影响,会减弱人的理性思考能力,绝大部分人在关键考试或者比赛中只能发挥出七成水平。
我还算好的,高考中有些平时成绩和我差不多的同学,总分比我低50分,还有些平时能秒我几十分的,总分还不如我,因为他们的恐惧更甚于我。投资也一样,大部分人虚拟盘都玩得很好,实盘就是一坨,别说七成了,三成都没发挥出来。
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克服投资中的恐惧,包括但不限于:
生活和投资账户完全隔离,股票账户就算全部亏光也不会影响生活水平;分散持仓,单个股票清零也不会对整体账户形成太大影响;始终持有相当比例的红利低波票,最坏的时候还能吃分红;降低投资预期,从财务自由变成每天能有100块钱来享受生活,毫无压力。
以前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因为明摆着这样会拖累投资收益。但现在想明白了,如果这一切能让我免于恐惧、保持理性,那就是完全值得的。
其实,近期也有很多人一直让给推荐低风险的、能跑赢银行利率的产品。
低风险是没有的,收益肯定和风险挂钩,只要是股票必然是高风险,极端风格下红利策略一样也会承压,但在所有高风险当中,也有相对稳定一些的,就是红利低波模式,长期高分红可以抵御下跌,低波动可以减少焦虑。
我最近研究了一堆红利低波ETF,最后找出来的是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概括起来有三个优点。
1、持仓平均股息率有7%以上,跨市场交20%税以后还有5.5%以上。而A村的红利低波ETF的股息基本都是4%出头些,港村的其他红利型ETF普遍也低一些。优势主要来自A/H之间的溢价,以及港村中特有的一些高分红票,如香港本地地产和服务等,这些个股也有连续3年的派息纪录。
2、持仓50个票,每个都在2%左右,其中银行占比23.8%,而A村的红利低波银行占比通常在50%以上。也就是说,行业分散性更好,不会太多受板块影响,更符合低波的定义。
3、每季度可分红一次,近期平均每次大约为1.25%,不断为持有者提供现金流。
我大概推算了下,假如每年能提供6%的股息,持仓公司平均能有5%左右的增长(和GDP增速持平),那么综合能达到11%左右。当然遇到极端风格的时候,红利策略也会承压,但只要熬过去,长期看应该是稳稳的幸福。
最近发现易方达在微信里做了一个ETF 优选榜,从估值、景气度、拥挤度等维度选出来一些热门ETF,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也在榜单里。感兴趣的也都可以先加自选关注起来。在小程序右上角可以订阅这个榜单,后续有更新也可及时跟踪。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资产配置过程中,提供现金流回报的资产是绕不过的一环,经历过过去几年市场的投资人会对此理解更为深刻,红利资产的仓位总是让人更安心。
……
1、意大利股票指数突破2007年高点,18年后创新高,你没看错就是2007年。上证2007年的高点是6124点,目前还没超越历史高点的股市不多了,A村要加油哟。
2、美国小非农数据不及预期,10月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4.5万个,为两年半来最大降幅。降息预期提升,黄金和白银继续反弹,标普和道指表现也不错,但纳指不太行,AI最近感觉有点涨多了,英伟达带头跌。
3、软银10月以58亿美元价格清仓英伟达,并承诺追加OpenAI投资225亿美元。讲道理的话,英伟达是目前AI硬件领域遥遥领先的第一,但OpenAI虽然在软件领域曾经也领先过,但目前只能算之一,所以事实上赌的有点大。
4、巴克莱下调甲骨文债务级别,认为甲骨文为建数据中心发行的债务太多,远超其自由现金流,有可能还不上来,未来可能变成垃圾债。近期甲骨文的股价已经跌去接近三分之一…
5、微软将投资100亿美元在葡萄牙建AI数据中心,谷歌将投资55亿在德国建数据中心,AI跑马圈地已经跑到欧洲这一集了。
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