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教授分享了一个关于宁波高收入家庭因房价腰斩、收入下降而陷入消费困境的“小瓜”,并将其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中三浦友和夫妇的经历进行对比。
听说了一件小事,改头换面写出来,以免对号入座。
我们浙江除了杭州以外,宁波也很富裕,所以宁波的房价虽然不如杭州,但也差不了太多,前几年疫情期间,宁波因为外贸特别好,所以房价还逆势涨过一波。
但最近几年宁波房价腰斩,如果是全款买房,套也就套了,虽然心里不爽但也不会影响现实生活;但如果是按揭款比较多那就炸裂了,大概率房子的价值已经低于按揭额了,坐拥一套负资产。
我有个读者是做外贸的,收入一直都不低,年收入都是50个以上,老婆是当地体制内,宁波公务员待遇有名的高,一年30多个的样子,加起来能有100个,好的年份还能超过。
这放在全国甚至全球,都算很殷实的人家了。
所以他们买房胆子也很大,前几年买了套上千万的房子,每月还按揭就要3万多,但相对他们的收入来说也不算太夸张。
可目前外贸收入下降,体制内也在降薪,家庭收入几乎腰斩,这时候按揭就变成很大的压力了。虽然还不至于断供,但已经有点节衣缩食的味道,非必要的开销全部取消。
以前他们家一年的非必要消费,比如说旅游、吃饭、买衣服和包包、化妆品、换手机等等,加起来至少也有10几万吧,现在无限接近0。
如果房价跌得少,还可以考虑置换个小房子,减轻还贷压力;但现在就算卖了,也无法偿清按揭,那一家人住哪里去呢?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住着豪宅、家庭年收入四五十万也不少,但硬是没有钱去消费。按揭大概还需要小20年,如果未来收入不增长,房价也不反弹,就要一直熬到接近退休年龄才能解脱。
这个剧本好熟悉,前段时间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结婚后,1985年花巨资买了东京一块地皮盖房子,按他们当时的收入毫无压力。
但不久就是日本失落的30年,三浦友和也不红了,一度需要靠三口百惠变卖首饰才能保证不断供。幸好有家西服公司给了三浦一个代言,才能填上这个坑,前段时间三浦还在访谈中专门感谢了这家公司。这笔按揭一共还了35年,前几年才还清,两人也一直过着比较简朴的生活。
2019年他们卖出了这套房子,价格为3.5亿日元,原因是太大不好打理,换了一套小公寓生活。我查了下,最近6年东京房价涨幅60%,熬过30多年大熊市保本出,又错过了最甜美的主升浪。
当然对这两口子来说,都已经六七十岁了,一生都过去了,多点少点也没大意义了。
东亚人有个特点,就是只要还有一点能力,就会拼命还债。好的一方面是让整个社会的风险敞口减少,大量金融机构得以生存,甚至银行股价还新高再新高了;坏的一方面就是债务很难迅速出清,会拖上很多年才行,这样地产和消费的复苏也会拖后。
根据央妈的征信数据,我国目前有8亿人存在信贷记录,其中1.5亿个家庭有房贷,在房价上涨周期这些人的信用就相当于扩表,能调用的资金越来越多;下行周期就是缩表,只能口里抠食苦苦支撑。
又查了下,我国目前平均还贷周期是8.7年,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会尽量提前还贷,并不是真的还上二、三十年。而且这个周期还在不断缩短,因为现在大家的心态都是无债一身轻最舒服。
短期内这当然会冲击到消费,但一旦债务出清,那消费可能就起来了。
乐观一点看,我国各地房价是从2019年到2021年陆续见顶,最早一批套在山顶上的兄弟们平均会在2027年左右出清,可能这会是消费复苏的第一个契机。
当然,如果能获得收储、降息等政策的支持,出清就会更容易些。
……
1、伯克希尔公布三季报,现金储备达到3816亿美元,并因为卖出大量股票,产生了104亿美元的应税收入。大牛市里持有那么多现金,所以今年伯克希尔涨幅只有5cm,估计还没跑赢你们大部分人。不过如果哪天美股崩盘的话,散户可以一键卖出,伯克希尔只能提早走人才行,所以也不难理解老头的策略。
2、黄金税收政策改变,我大致看了下,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民间持有实物黄金的交易。比方说现在你持有黄金可以直接卖给金店,但未来很麻烦了,因为要收增值税,你个人又不可能开发票给金店来抵税。当然咯,如果是线下C2C的交易,技术上也不可能来收这个税,但辨别真伪就成了难题。实际上就是鼓励大家持有各种黄金etf、纸黄金之类的产品,而不要去真的持有实物黄金。
3、段永平向南昌工程学院(父母工作单位)捐赠1万股茅台,段表示股价无所谓,你们每年花分红就好,按目前来看大约是每年54万左右。
4、小米手机被当做国礼送给韩国大统领李在明与夫人,这个信号很微妙,有可能在舆情上会有一波反转,摆脱目前的困境,明天可以观察下股价有没有变化。
周五晚A50和中概指数都是微涨,明天高开问题不大。
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