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教授 - 努力进化 在这个市场里站着把钱赚了

刘备教授说的投资中的“牛三前的提醒”指要祛魅,看穿虚假。口才好但落地能力差的人,或说的越多懂的越少的人,常是骗子。成功人士也可能有假履历,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今天估计你们都捉急出门去玩,我就随便写写,主要是说一个词“祛魅”。

意思就是看穿了一些虚假的东西,不再受其影响。

在正常生活中,分不清真假的关系不是很大,反正你也就是个小兵,上面说什么你做什么,赚一份工资而已,硬要去思考上面是不是草台班子属于自寻烦恼。

但在投资中则很关键,因为你得区分一家公司是真有实力还只是会吹牛批。当然,不是说吹牛批的公司不能买,而是你得心里知道这是吹牛批,在高位统统都砸给别人,而不是自己都信了,最后当了接盘侠。

凡是投资做得很不错的人,通常会有一个特质,就是对“真”和“假”这件事特别敏感,因为只要判断错就大概率会亏钱,是一次次掉坑里换来的警觉性。

可能因为投资久了,我特别警惕一种人,就是口才特别好但落地能力特别差的。这里并不是说口才好是一种缺点,而是因为这些人会影响我的判断,让我掉坑里。

我年轻时候口才也不错,参加过辩论赛,拿过不错的名次。我现在当然比年轻时水平高很多,但口才反而下降了,主要原因是思考多了,很多重复的、似是而非的话就不太想讲,也不太想去说服别人,那话自然就少了很多。

这个过程大概是十几年前开始的,当时我在创业,所有人几乎都在创业。杭州每天都有各种路演、聚会,愿意的话一天可以参加五、六场,大家都说下一个马云就在你面前。

我算不太热衷社交的,但在这个氛围下,也前后至少加了几百个创业者的微信,然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说自己是清北校友的,大概率只是参加过为期一两周的商业培训项目。

说自己海外名校的,可能是游学过。

说的越多的人,往往懂的越少。

每次聚会留到最后不走的,都是几只菜鸟在彼此打气。

说自己认识马云的,马云不认识他。

反而是裤衩拖鞋、胡子拉渣和你一起撸串的,可能是真大佬。

还有件奇葩事,有位年轻英俊的拉风小哥,经常能遇到,虽然听不懂他说的是啥,但开卡宴、穿阿玛尼、经常换漂亮的女助理。有次聚会正好坐一桌,交换了微信,拉风小哥表示我这人不错可以提携。 同桌还有一位校友大哥,聚会结束后拉住我聊了几句,说了些让我瞠目结舌的事。

这位校友大哥是经营物业的,拉风小哥就在他们写字楼里,所以打过很多交道。

卡宴是借的。

物业费一直拖欠。

女助手漂亮吧,几乎不发工资,两三个月换一次。上一个看清楚走了,就接着招聘下个。

一开始在公司边上租房住,后来付不起房租,直接住办公室。

公司合伙人的日常业务是撕逼,投资人(没错,真的有投资人)来的时候就是混合撕逼,撕完抱头痛哭。

为了申请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提交过自己的毕业证书。经鉴定,假的。

校友大哥好意提醒我,是担心我被忽悠了。后来我又从别的渠道了解了些情况,以上基本属实。

这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类似于打了一针疫苗。以后再遇到那些看起来特别拉风、特别成功、特别有钱的人设,能做到基本不羡慕。

股市里也一样,每当看见别人贴一年几倍、十几倍的交易单,我也一点不羡慕。

因为我知道,里面99%就是为了骗我。

另外1%也许是真的,但反正我也没这个命,羡慕也没用。

行情已经起来了,未来这样一年几倍、十几倍的选手会越来越多出现在网络中。希望本文能帮你保持平常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