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教授认为普通人赚钱需要四要素:足够阅读、尽早认识到赚钱重要性、耐心和与多样性做朋友。读书可学方法,尽早赚钱是主动心态,耐心是试错资本,与人合作才能互相帮助。
昨天和人瞎聊一件事,普通人怎样才能赚到钱。
所谓普通人,就是父母没什么财富可以传承给你,也没什么赚钱的思路和方法教给你,完全要靠自己去摸索。比方说《繁花》里的宝总,开篇的时候虽然没有钱,但有爷叔指路,那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赚钱的思路肯定比钱本身更重要,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没思路的话那就一沉到底了。
根据我的观察,普通人变有钱有四要素。
1、足够的阅读或者交流。
家里没人教你,那只有找别人教。大部分地方的大部分人都不懂怎么赚钱,根本找不到人教,那就去看有钱人写的书,里面虽然也有吹牛逼的成分,但也肯定有真知灼见。
很多人喜欢每天在网上骂娘,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读巴菲特、索罗斯、段永平这些真正有钱人写的文字,那就是浪费时间。
事实上,只要你学到他们的一点皮毛,赚到他们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钱,就能算一个有钱人了。多读几遍、反复读,难道连皮毛都学不会么?
当然,不能光读教人赚钱的书,因为赚钱这件事和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社会下赚钱的方式肯定有差异。所以要更多阅读人文、历史、社会书籍。
很多人觉得学工科有用,学文科没用,依然是典型的打工思维方式。打工当然也能赚到钱,但那需要你智力超群,掌握顶尖的科技;一个智力中上的人想要变有钱或者维持住有钱的状态,学人文社科更有效,所以有钱人家的娃大部分都是去学人文社科。
当然,顶尖的理工科思维和人文社科思维是相通的,无非是越过那道山丘的不同道路而已,终点可能是同一个。
但从本质来看,一个人学到高中毕业,其掌握的理工科知识已经足够多了,连相对论和量子理论都懂一些了,现在听说还有学校教AI大模型的,但掌握的除语言以外的有效人文社科知识接近于零。
从这个角度看,掌握人文社科知识的人更为稀缺。
2、尽早认识到赚钱的重要性
很多人具备赚钱的基本素质,但没有去赚钱,比如说年轻时代的我。
我写过好几次,我是35岁左右才突然觉醒想要去赚钱,此前一直是浑浑噩噩。后面虽然也比较顺,但因为到现在也才十几年时间,复利的积累时间比较短,所以也没太大的成果。
我2005年就开户了,但一直到2014年以后才赚到钱。也并不是2005年的我比2014年的笨,而是前者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只是当成玩而已。
正常人都知道钱很有用,但真正愿意主动花费时间精力去赚钱的人却很少。所谓主动,就是没有人逼你,你自己逼自己去想办法。
如果你真的觉得一件事重要,就会主动想办法去做,否则晚上就睡不着;如果没有去做,说明只是嘴上觉得重要而已,而不是深入灵魂这么想。
我认识不少人和我一样,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认知水平不错,但年轻时贪玩或者不肯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把赚钱作为自己工作事业的核心。
人到中年大部分都觉醒了,但这个时候精力衰退、事务缠身、家庭负累,就相当于扛着十字架上起点。
3、耐心
你们应该知道我持股是比较有耐心的,比方说和铂,从脚踝斩熬到底部十倍,前后有差不多3年时间。
但这个耐心是建立在我很早就建立投资账户和生活账户之间的防火墙基础上,即便投资账户清零,生活依然可以不受太大影响。另外我这个人没有太大的物质欲望,比方说很多人劝我换车,不能说完全没有兴趣,但实在是懒得折腾。
总结,我有比较稳定的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准,也并不捉急大幅提升自身享受,所以才有耐心
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不具备稳定的物质条件,急于提升生活水准和获得他人的尊重,所以明知投机成功概率较小,依然飞蛾扑火。
这既是性格,也是命运。
但无论做任何事,耐心都是非常关键的。你必须不断试错并保证每一次失败都不构成致命打击,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我这种天生懒得动的人需要觉醒,但那些充满欲望的人则需要学会耐心。
大家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
4、与多样性做朋友
世界上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完全一样,可以分成很多类别。有时候这种想法占上风,有时候那种占上风,这就是周期。
你不一定要认同别人的想法,但可以做到理解。比方说你是个老登,喜欢老登股没问题,但不要每天去diss别人的小豋股,这就是典型不想赚钱的思路。
事实上,越是老登,越要试着去和小豋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喜好,这样才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
老登很多,小豋也很多,但能理解小豋的老登具有稀缺性,才更有价值。
反过来也一样,能理解老登的小豋也具有稀缺性,很容易就能得到贵人老登的帮助,成功很容易。
总之,花花轿子人抬人才能赚钱,互相拆台就是内卷,那就是无尽的穷。
下午忙,就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