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教授 - 努力进化 在这个市场里站着把钱赚了

茅台魔咒触发,市场担忧经济下行。贝壳回购50亿,股价上涨。寒武纪超越茅台,引发跳水。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增速近30%。安踏业绩优秀,市盈率低于15PE。

很多人在问为啥我现在还不提示风险?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仔细想了下。

场子里所谓的风险,其实就是下跌的可能性。如果光从指数看的话,现在上证3900点,最坏算跌回3000点,大约下跌20%多一些的样子。

当然咯,如果真的跌,不会是所有票一起跌20%,而是某些票跌80%,某些票跌8%。我持有的大部分票应该都是后者,所以跌就跌吧,谁还没跌过呢?

我统计过自己账户的历史最大回调。

2015年股灾,大约从高点回调20%。

2016年熔断,20%。

2018年大熊市,30%左右。

2021-2025年大熊市,30%左右。

这四次回调,只有2015年那次靠的是大幅减仓,其他三次都是几乎全仓硬抗。

假如这次也涨到像2015年那么夸张,自然我也会减仓避险;如果像后三次那样在估值还不是特别离谱的时候就开始跌,那大概率也只会对我造成20cm左右的伤害。

考虑到今年我的利润已经有40cm左右,那无非也就是把到手的利润还回去一半左右而已,虽然很难受,但依然能承受。

其实今年4月老普推对等关税那次,我差不多也有15cm左右的回撤,估计你们也差不多,都属于熬一熬就过来的范畴,没必要太怂的。

另外你们不难发现,我实际上一直在做风险控制。去年开始,我推的是恒医、芯片、科创AI等ETF,最近已经变成能源、化工等ETF。

我也不是说前者一定会跌,但万物皆周期,从高估值资产逐渐切换到还处于周期底部的资产,风险控制本来就是我们投资者的本能,为何还需要提示呢?

难道开车的时候,还需要有个人一直提示你系保险带、系保险带、系保险带么?

…….

1、贝壳Q2营收260亿,同比+11.3%,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同比-32.4%,好消息是回购金额从30亿美元增加到50亿美元。贝壳现在总市值才220亿美元,回购50亿相当于自己买了自己接近四分之一的股票,还是挺威武的。

贝壳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房子难买,次要原因则是很多城市下调了佣金。不过考虑到目前差不多就是地产最差的时候,而贝壳还能每年赚80亿左右,相当于20PE左右,一旦地产复苏,那股价翻倍起了。

2、寒武纪上半年赚10.4亿,去年还亏5.3亿呢。当然相对于5000多亿的市值,10亿并不多,无非把市盈率从几千PE降到了几百PE。不过关键还是未来能够赚多少钱,这一点谁也无法预测,只能看信仰。 盘中寒武纪价格正式超越茅哥,引发大盘跳水,自己倒是没啥事。这样的剧本在我村反复上演过,在下并不表示意外。

3、平安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不怎样,不过经营利润+4%,新业务价值223.4亿,同比+39.8%。也就是说,业绩不行主要是老业务在拖后腿,新业务还是不错的,这个业绩我给打70分。另外,中期分红每股0.95元同比+2.2%,再加5分,总共75分。

4、农夫山泉上半年营收256亿,同比+15.6%,股东应占溢利76.2亿,同比+22.1%。其中东方树叶的增速接近30%,这个业绩真的顶,难怪近期股价都新高了。

5、亚朵Q2营收24.7亿,同比+37.4%,经调整净利润4.27亿,同比+30.2%。关键指标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43元,同比-4.3%,但考虑到今年很多体制内单位都在控制差旅成本,只降这些已经很厉害了。

6、安踏上半年营收395亿,同比+14.3%,经营利润101.3亿,同比+17%,其中亚玛芬营收+23.5%。这个业绩真漂亮,算下来市盈率还不到15PE了。

市场依然很强,除了局部泡沫,无甚可以担心的。💸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