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教授 - 努力进化 在这个市场里站着把钱赚了

清北分数线差异显著,浙大普通专业与次一档学校同等待遇。行业更看重学习能力和市场化能力,专业选择因人而异。

昨天有个瓜,三个高考生上了清北的分数线,但为了上好专业填了次一等的学校,被班主任在班级群里一通喷,还愤而解散了班级群。

原因在于清北率是考核高中和老师的一个核心kpi,大家只关心你上了几个清北,而不会关注你上了几个清北线。不过这里不讨论这个评价指标是否正确,而讨论另外一个问题,清北的一般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好专业如何选?

最近我刚调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浙大的一般专业和次一档学校的好专业怎么选?

注意,是调研,而不是思考。

我们浙江的情况是,由于清北加起来招小500人,复交加起来招700人,浙大自己招小2000人,国内最好五所大学加起来招3000多人。

所以如果你能考进4000名,基本就是浙大普通专业和华五以外专业任选的水平。前8000名都能读不错的学校。不过一万名以后落差就很大,连211都很难选,基本也就省内普本了。

正好今年有个亲戚家娃考了3500名左右,所以我专门去调研了这个问题,大概咨询了5位左右大厂有话事权的哥们,涵盖计算机和芯片两个赛道。

答案大致如下。

1、从校园招聘来看,浙大相关专业基本和次一档学校本专业同等待遇。完全不懂专业肯定不行,但懂一些的话可以相对降低要求,因为企业在实际用人中认为前者学习能力和市场化能力更强。

2、所谓相关专业,其实还是比较宽泛的。现在很多大厂招聘有笔试和技术面试环节。笔试会有及格线,需要通过,面试主要观察你的学习能力。

3、一旦你进入这个行业,基本就只认学校不认专业。行业里也有各种校友抱团的派系,但很少在乎你是什么专业出来的。

以上仅限我调研的行业,其他不懂。

结论是如果一个娃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上了普通专业后也愿意自学,那上个好学校可能更划算些。家里有人本来就在这个行业中就更好,指导加推荐,就能起到敲门砖作用。

但如果就是个随大流混混的性格,家里又没人指导,那还是专业优先。

本质上和炒股差不多,是个胜率(进入优质赛道)和赔率的问题。

好学校普通专业是低胜率、高赔率;差学校好专业是高胜率、低赔率。

如果有办法控制住胜率的话,那还是前者更划算些,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只能胜率优先了。

……

1、外卖三傻终于有了点微弱的反弹,据说淘宝未来会推出每周一次的外卖日,为期三个月左右。一周一次总比天天来强很多,至少还能回6天血。

2、昨晚纳指跌不少,但中概指数是涨的,可能和老普推迟执行对等关税到8月有关。反正老普总是放最狠的话,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再给找补,几乎成了一种规律。

3、传拼多多的TEMU业务反弹,Q2的日活比Q1环比增加3%左右。这个增速对比之前当然微不足道,但放在目前这个大背景下还是不错。而且据说TEMU增加了广告投放,这可能说明管理层判断短期内跨境电商的风险减少。

4、工业富联预告上半年业绩增长38%左右,涨停,云计算行业日子还是舒服啊。

5、传光伏行业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光伏板块猛涨。这很合理,什么行业不卷,就能获得相对高的估值。

写到这里,发现大盘开始第二次冲击3500点了。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冲过去,但给你们写写2014年的往事吧。

当时大盘好几次冲击2500点左右,怎么都过不去,很多人还总结出了个规律,接近2500点就减仓,反复做T。但10月以后就突然爆发了,大盘一去不回头,一口气就涨到了5000多点。

这里面的关键变量,是房地产突然扭头向上,结束了3年左右的熊市,满盘皆活。

就这些了,下午有事,早点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