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国际生招生名额被削减,哈佛因不服从政策被取消招生资格,数千名学生受影响。美国教育和科技中心地位面临威胁,留学成本飙升,毕业后留美难度加大。国内收入提高削弱了留学吸引力,但高学费和低回报使归国发展更具挑战。港股股价上涨,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同时人民币资产国际化需求推动港股发展。
今天老普有个新瓜,就是取消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并立即生效,数千名国际生必须转学或者离开美国。
主要原因是哈佛不听话,老普很生气,下了狠手。但是,从大背景看,美国正在无差别削减大学拨款,导致各校都在削减招生名额特别是国际生名额。
另外,就算你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入学offer,毕业后想留在那里也很困难。除非你特别优秀或者特别有关系,否则大概率只能回国。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美国高校几乎是全球给奖学金最慷慨的,毕业留下来也很简单,几乎只要你想都可以。
20年前,只要你拿到美国高校的奖学金,基本可以认为阶层跃升成功。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谁拿到了奖学金并签证成功以后,就可以在校园bbs上征婚,说我可以带你出去过好日子。
条件很好的妹纸都会应征,那感觉就是,拿到美国奖学金,类似于享受副处级待遇。
大概在09年以后,征婚的渐渐少了。因为当时国内收入也开始高了,对于条件好的妹纸来说,单纯去美国已经没那么大的吸引力。
但是对个人来讲还是很大的机会,不管什么专业,努力学点计算机,毕业以后就可以去大厂赚高薪。混几年就是30万美刀年薪,大house随便买,生活质量杠杠的。
我问过不少在西大的国人,他们普遍表示最好的是95年到05年,收入高、物价低、社会和谐,传说中早上出门路人都会互相问好的那种。
08到16年奥巴马执政期间也还行,虽然社会有点乱,但职场还比较友好,可以自得其乐,收入也很爽。
但从大约18年开始,就是各种不爽,包括公司里升职加薪也不看业绩,而是看你是不是lgbt,或者是不是拍老板马屁。
你们看现在白宫发言人说话之前要先夸天降伟人,有些公司也是如此,大家都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不会有本质区别。
除了奖学金减少、留美地狱级难度以外,学费也嗖嗖涨,目前很多热门专业的学费已经达到10万美刀一年的水平,加上生活费一年差不多要100万人民币。
四年本科400万,两年研究生200万。
实话实说,绝大部分人如果学成归国的话,这辈子都赚不回来这笔钱。不仅对中国人来说如此,对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来说也基本如此。
如果一直这么持续下去的话,美国可能丧失全球教育和科技中心的地位。
……
1、亚朵Q2营收19亿,同比+29.8%;运营利润3.55亿,同比+19%。相比之前的增速已经下来了,公司还给画了一个饼,全年营收增长还能有30%左右,市盈率20PE左右看起来就有点便宜了,盘中股价大涨13cm。
2、BOSS直聘Q1营收19.23亿,同比+12.9%;净利润5.12亿,同比翻倍多;付费企业用户640万,同比+12.3%。通常来说Q1都是公司的淡季,毕竟过年不招人,毛估估今年大概会有30亿左右利润,前瞻市盈率大约20PE左右,真的是不贵啊。
3、恒瑞医药H上市,盘中最多涨36cm,港股股价一度超过A股。这是继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后,第三个港股股价超过A股的票。实话实说,A股的政策比港股好多了,比方说印花税低、分红不收税等等,所以如果一个票港股股价超过A股,只能说明国际资本强烈看好,比国内资本更有信心。
其实在2014年之前,港股估值并不低,有些时候还超过A股,意味着国际资本比国内资本更看好中国资产,2018年后港股逐渐边缘化,甚至有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说法。
但目前来看,港股的这个边缘化周期可能过去了,不仅国际资本开始重新对中国资产进行定价,上峰也对其进行大力支持。其中核心逻辑是,人民币资产有国际化需求,但也不太可能100%国际化,所以港币的本质就是离岸人民币,港股的本质就是离岸人民币资产市场,至少目前各方都希望其能做大做强。
上午我村涨得不错,下午突然跳水。
没发生啥事,纯属涨到了很多人拿不住的位置,忽略即可。💸